昆明  [切换城市]
  • 物流

    物流,定义为供应链活动的一部分,是为了满足客户需要而对商品、服务消费以及相关信息...查看全部内容

物流与供应链的关系?

日期:2020-05-11 10:53:15    来源:T云

目前,关于供应链的研究成果非常多。“市场上只有供应链而没有企业”,“真正的竞争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这些观点对我们理解物流、把握企业之间的关系以及理解21世纪的市场竞争具有很大的启发。
  物流与供应链是两个不同的范畴。目前国际上对于供应链的理解基本上有三种观点:
  · 供应链概念是物流概念的扩展
  · 物流与供应链是一回事
  · 相关企业业务、资源的集成与一体化
  我们认为,以上观点都在一定方面反映了人们对供应链的认识,而且从特定角度看都有道理。但是,我们更倾向于认为,供应链与物流不同,供应链也不仅*只是对物流概念进行扩展,供应链与企业的业务集成息息相关,因此,我们更倾向于第三种观点。
  供应链管理实际上应该包括供应链组织内部各功能部门之间的集成和在供应链上下游组织之间的集成,集成的内容包括商流、物流、信息流等,集成的对象有资源、组织、业务、流程等,因而供应链的概念比物流的概念更加***。
  任何软件都是管理思想的体现。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其软件功能本身也会因各种管理流派对供应链管理本身的理解不同而不同。为了更好地理解供应链管理软件本身,我们将带有供应链规划功能的一类称为广义的供应链管理软件,“供应链实施+传统进销存”定义为狭义的供应链管理软件。
  系统结构与模型
  SCOR(Supply-Chain Operations Reference-model) 是***个标准的供应链流程参考模型,是供应链的诊断工具,涵盖所有行业。SCOR使企业间能够准确交流供应链问题,客观评测其性能,确定性能改进的目标。
  1.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SCOR)
  流程参考模型通常包括一整套流程定义、测量指标和比较基准,以帮助企业开发流程改进的策略。SCOR并不是***个流程参考模型,但却是***个标准的供应链参考模型。
  SCOR模型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供应链管理流程的一般定义、对应于这些流程的性能指标基准、供应链“比较好实施”的描述以及选择供应链软件产品的信息。
  SCOR模型按流程定义可分为三个层次,每一层都可用于分析企业供应链的运作。在第三层以下还可以有第四、五、六等更详细的属于各企业所特有的流程描述层次,这些层次中的流程定义不包括在SCOR模型中。
  SCOR模型的***层描述了五个基本流程:计划(Plan),采购(Source),生产(Make),发运(Deliver)和退货(Return)。它定义了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的范围和内容,并确定了企业竞争性能目标的基础。
   2.技术支柱
  实现SCM有两大技术支柱:集成(Integration)和协同(Coordination)。而供应链的协同功能则以3项技术为基础:1)现代的信息和通讯技术;2)过程标定(基准)——以行业最佳实践企业的运行效果为基准模板,实施供应链改造的后来者向这个模板看齐;3)高级计划与排产技术(Advanced Planning and Scheduling,APS)。APS能够统一协调企业间的长、中、近期的计划,是SCM的**。
  APS的**基于长期证明的数学算法或解决方案。但APS所采用的并不是单一的技术,具体应用的算法(诸如线性规划、整数混合规划、推理、约束理论以及模拟等等)视需要解决问题的类型而定。APS从ERP系统下载数据到**服务器上做常驻内存的处理,实现计划的反复运算或对可选方案进行评估,直至得到可行的或基本上可获利的计划或进度表。
  3.供应链管理软件功能描述
  目前所说的广义供应链管理软件SCM,按照过程进行供应链组织间的计划、安排进度表和供应链计划的执行与控制,着重于整个供应链和供应网络的优化以及贯穿于整个供应链计划的实现。好的SCM软件供应商提供的套件,包括了从定单输入到产品交付等并行于制造业务流程的全部业务过程,其中包括预测、供应链和生产计划、需求和分销管理、运输计划以及各种形式的业务智能。
物流/供应链软件选择标准
  物流产业的发展已经到了这样一个阶段:
现代物流的信息系统已经成为企业物流管理和操作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要件。国外研究机构预测,到2002年底,我国的IT业和电子商务市场将达到150亿美元,供应链管理的软件和服务市场也将达到40亿美元。实际上,有没有IT系统的支持已经成为现代物流运作的重要标志之一。许多企业在选择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的时候往往把它作为重要的前提条件。所以,企业选择物流IT系统,与其说是一种信息技术选择,不如说是一种企业管理模式和市场竞争战略的选择。
  一般来说,物流/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建立有两条路径:
一是量身定制的开发;
二是集成系统的导入。
众所周知,物流IT系统量身定制开发的前提是企业物流运作流程的设计;集成系统的导入也往往要求企业改变现有的物流运作流程。所以,无论走哪条路,企业建立物流IT系统的前提都是要确定其物流运作流程。
1.路径选择
  如前所述,物流运作流程设计或再造的依据有二:
一是客户的物流服务需求;
二是企业的物流管理模式。前者是系统目标,但可能导致企业物流系统如配送中心的选址、布局和结构的变化,进而导致流程的变化。
后者是服务手段,是企业为满足客户需求而配置物流服务资源的方法。
如存货水平的控制、存货的布局和结构配置、存货可得性的优先度排序、不同运输方式的选择等等。显然,同一个企业当它采用不同的营销渠道结构,或分销、或直销、或分销与直销相结合的时候,当它采用不同的物流管理模式,或集中、或分散、或分级、或外包的时候,其物流运作的流程以及相应的物流IT系统——数据集中存放或数据分级存放是不一样的。
  事实上,在客户需求确定以后,企业的物流管理模式将对流程设计起决定性的作用。这时,物流运作流程的设计问题实际上已经转化为客户服务需求和企业服务能力的匹配问题。
  必须指出的是,在实践中,人们往往只注意企业的物流管理模式而忽视客户具体的物流服务需求,使得物流IT系统的设计失去了**根本的依据。因此,往往不能建立有关信息与客户服务之间直接的知识关系。因此,建立的物流信息系统要么是过于理想化而不适用,要么是企业现有物流运作管理模式和台账的桌面化。电脑屏幕上充斥了大量不得要领的经营和统计数据,其实跟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和企业物流管理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对企业物流运作过程的调节和控制还是要靠管理人员的经验,或还要对有关信息进行二次或三次处理。所以,许多企业在物流IT系统运行后往往感到其开放性和灵活性甚至是适用性不足也就不奇怪了。
  企业的物流管理模式该如何选择呢?答案是: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的企业竞争战略。或总成本**,或差别化服务,或专门化攻略(集中一点)。对许多处于转型中的中小传统物流企业来说,选择专门化攻略可能是明智的。
  企业的竞争战略是如何选择的呢?答案是:由企业的发展战略决定。竞争战略解决的是在既定市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而发展战略解决的是企业市场进退和发展方向的问题。物流IT系统的投资属于企业的长期战略投资,所以在设计和导入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之前,正确的做法往往要求企业制定发展战略规划。
  那么,企业的发展战略又是如何选择的呢?答案是:由市场即客户需求决定。
  所以,归根到底,企业物流IT系统的设计必须以客户服务需求为基本依据。
  物流IT系统投资的回报不仅包括企业运营成本的降低、运营效率的提高和客户服务水平的提高,更包括物流管理知识的获得和积累。
  2.系统选择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要有明确的市场定位如行业定位、产品定位或客户定位。要有明确的服务定位如仓储服务、货运服务、货代服务、供应服务、分销服务或供应链整合等。在进行市场定位的时候,不仅要考察客户企业,而且要考察客户企业所属的行业发展趋势,要考虑客户的客户及其供应商的供应商。
  对企业本身现有物流运作流程和价值链也要做精心的分析,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IT系统的建立要从投资回报**有潜力的环节切入,而不是盲目地***开花。没有战略和重点的***IT系统化并不能够带来***的服务水平和服务利润的提高,还可能在投资和实施方面产生负面影响。
  要与客户一起商定物流服务目标、确定企业物流管理模式以及信息分享的机制。这对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特别重要。没有互动的机制,就没有信息的分享,更没有高水平的物流服务,也没有第三方物流。
  系统的结构要具有开放性和扩张性。如要把现在的仓库改造为增值服务中心,则在IT系统的配置方面,至少要有仓库管理系统和商务管理系统,还要配置条码印制系统和无线终端识别系统等。但一定要以企业的物流发展战略为依据,同时还要考虑有关信息技术的经济寿命。要防止为预留功能接口而购进冗余的设备或造成资金沉淀。
  要认真考察系统供应商是否拥有本行业或同类企业的设计经验,该供应商所设计的系统目前使用的情况如何,是不是可以在企业现有的管理信息平台上运作。一定要去走访该供应商以前的客户。
  在市场和服务定位以后,应有明确的投资预算。
  系统供应商应有对系统从安装调试到正常运行所需时间的承诺。有调查表明,即使在美国,ERP系统的调试运行一般都要用20个月左右,TMS调试一般要l0个月,供应链管理系统调试一般要18个月。EDI系统调试一般要10个月。企业对新旧管理运营模式的转换及其对客户服务可能产生的影响应有所预见。
  企业要做好变革的准备,尤其是服务理念和企业文化的变革。要考虑使用规范的招投标程序。在必要时可聘请有关的咨询顾问公司来帮助制定战略规划和选择合适的IT系统供应商。
  总之,信息技术应用于物流管理的过程就是企业物流管理模式与客户服务需求相匹配的知识化过程。
供应链管理与物流管理的关系
一、供应链的概念
早期的观点认为供应链是制造企业中的一个内部过程,它是指把从企业外部采购的原材料和零部件,通过生产转换和销售等活动,再传递到零售商和用户的一个过程。传统的供应链概念局限于企业的内部操作层上,注重企业自身的资源利用。
后来供应链的概念注意了与其他企业的联系,注意了供应链的外部环境,认为它应是一个“通过链中不同企业的制造、组装、分销、零售等过程将原材料转换成产品,再到**终用户的转换过程”,这是更大范围、更为系统的概念。美国的史迪文斯(Stevens)认为:“通过增值过程和分销渠道控制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用户的用户的流就是供应链,它开始于供应的源点,结束于消费的终点。”伊文斯(Evens)认为:“供应链管理是通过前馈的信息流和反馈的物料流及信息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模式。” 而到了**近,供应链的概念更加注重围绕**企业的网链关系,此时对供应链的认识形成了一个网链的概念。哈理森(Harrison)进而将供应链定义为:“供应链是执行采购原材料、将它们转换为中间产品和成品、并且将成品销售到用户的功能网络。”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可以给出一个供应链的定义:供应链是围绕**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终产品,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的手中。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是一个范围更广的企业结构模式,它包含所有加盟的节点企业,从原材料的供应开始,经过链中不同企业的制造加工、组装、分销等过程直到**终用户。它是一条联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料链、信息链、资金链,是一条增值链,物料在供应链上因加工、包装、运输等过程而增加其价值,给相关企业都带来收益。
二、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执行供应链中从供应商到**终用户的物流的计划和控制等职能。供应链管理不是供应商管理的别称,而是一种新的管理策略,它把不同企业集成起来以增加整个供应链的效率,注重企业之间的合作。**早人们把供应链管理的重点放在管理库存上,作为平衡有限的生产能力和适应用户需求变化的缓冲手段,它通过各种协调手段,寻求把产品迅速、可靠地送到用户手中所需要的费用与生产、库存管理费用之间的平衡点,从而确定比较好的库存投资额。因此其主要的工作任务是管理库存和运输。现在的供应链管理则把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使供应链上各企业分担的采购、生产、分销和销售的职能成为一个协调发展的有机体。
三、供应链管理涉及的内容
供应链管理主要涉及到四个主要领域:供应(Supply)、生产计划(SchedulePlan)、物流(Logistics)、需求(Demand)。供应链管理是以同步化、集成化生产计划为指导,供应链管理。
以各种技术为支持,尤其以Internet/Intranet为依托,围绕供应、生产作业、物流(主要指制造过程)、满足需求来实施的。主要包括计划、合作、控制从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料(零部件和成品等)和信息。目标在于提高用户服务水平和降低总的交易成本,寻求两个目标之间的平衡(这两个目标往往有***)。供应链管理还包括以下主要内容:战略性供应商和用户合作伙伴关系管理;应链产品需求预测和计划;应链的设计(全球节点企业、资源、设备等的评价、选择和定位)集成化供应链管理同步化、集成化生产计划供应生产作业物流需求各种技术支持;企业内部与企业之间物料供应与需求管理;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产品设计与制造管理、生产集成化计划、跟踪和控制;基于供应链的用户服务和物流(运输、库存、包装等)管理;企业间资金流管理(汇率、成本等问题);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供应链交互信息管理等。
在全球化大市场竞争环境下,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在所有业务上成为**杰出者,唯有联合行业中其它上下游企业,建立一条经济利益相连、业务关系紧密的行业供应链实现优势互补,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来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竞争环境,共同增强市场竞争实力。因此,企业内部供应链管理延伸和发展为面向全行业的产业链管理,管理的资源从企业内部扩展到了外部。
在这种供应链的管理过程中,首先,在整个行业中建立一个环环相扣的供应链,使多个企业能在一个整体的管理下实现协作经营和协调运作。把这些企业的分散计划纳入整个供应链的计划中,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从而**增强了该供应链在大市场环境中的整体优势,使每个企业均可实现以**小的个别成本和转换成本来获得成本优势,及时地获得**终消费市场的需求信息,使整个供应链能紧跟市场的变化。在21世纪,市场竞争将会演变成为这种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其次,在市场、加工/组装、制造环节与流通环节之间,建立一个业务相关的动态企业联盟(或虚拟公司)。即为完成向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等任务而由多个企业相互联合所形成的一种合作组织形式,通过信息技术把这些企业连成一个网络,以更有效地向市场提供商品和服务来完成单个企业不能承担的市场功能。这不仅使每一个企业保持了自己的个体优势,也扩大了其资源利用的范围,使每个企业可以享用联盟中的其它资源。例如配送环节是连接生产制造与流通领域的桥梁,起到重要的纽带作用,以它为**可使供需连接更为紧密。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为了加速产品流通,往往是以一个配送中心为**,上与生产加工领域相联,下与批发商、零售商、连锁超市相接,建立一个企业联盟,把它们纳入自己的供应链来进行管理,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地规划和调用整体资源,以此实现其业务跨行业、跨地区甚至是跨国的经营,对大市场的需求做出快速的响应。在它的作用下,供应链上的产品可实现及时生产、及时交付、及时配送、及时交达到**终消费者手中,快速实现资本循环和价值链增值。
这种广义供应链管理拆除了企业的围墙,将各个企业**的信息化孤岛连接在一起,建立起一种跨企业的协作,以此追求和分享市场机会,通过Internet,电子商务把过去分离的业务过程集成起来,覆盖了从供应商到客户的全部过程,包括原材料供应商、外协加工和组装、生产制造、销售分销与运输、批发商、零售商、仓储和客户服务等,实现了从生产领域到流通领域一步到位的全业务过程。
四、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关系
物流管理作为现代供应链管理思想的起源,同时也是供应链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的物流管理有着很大的区别。因此,了解物流管理的形成和发展,对于理解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实质以及供应链管理中的物流管理的作用很有必要的。
在物流管理出现之前,企业还没有一个**的物流管理业务部门,只是被当作制造活动的一部分。上世纪80年代出现了集成物流的概念,把企业的输入与输出物流管理以及部分市场和制造功能集成在一起。供应链管理是90年代才出现的新的管理模式,并随之出现了集成供应链概念,通过和其他的供应链成员进行物流的协调寻找商业机会。
物流指的是供应链范围内企业之间的物资转移活动(不包括企业内部的生产活动)。现代的企业物流管理已经把采购与分销两个为生产服务的领域统一在一起,形成的物流供应链,这就是现代物流管理的含义。所以国外有人认为供应链管理实际就是物流管理的延伸和扩展。如果从社会大范围的角度看,物流可以理解为是所有为**终消费者提供商品和服务的活动网络,即供应网络(Supply Network)。而供应链则是其中的一个通道(Channel),它关联着几个不同的管理概念:
供应管理(Supply Management):如采购、库存、运输、订单处理等,应商的业务有关,处理企业与供应市场之间的各类业务活动,但不包括供应商的供应商。
后勤管理(Logistics):是指经过分销渠道到达**终用户的物料管理和信息管理。 配送管理(Physical Distribution Management):处理与企业**直接的用户,主要是一级用户,不涉及二级用户间的业务关系,把产品销售给用户,非直接的用户。
物料管理(Materials Management):指供应链的中间部分物流和信息流。包括采购、库存管理、仓储管理、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分销配送管理。即从原料的采购进厂、生产再到产品交给用户(***级用户),不包括供应商的供应商和分销商的分销商及**终用户。
供应链管理:是跨企业范围的比物料管理更***的管理,它从战略层次上把握**终用户的需求,通过企业之间的有效合作,获得从成本、时间、效率、柔性等的比较好效果。包括从原材料到**终用户的所有活动,是对整个链的过程管理。 五、物流管理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地位
一般认为,供应链是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统一,那么,物流管理很自然地成为供应链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供应链管理与物流管理的区别在哪里?一般而言,供应链管理涉及制造问题和物流问题两个方面,物流涉及的是企业的非制造领域问题。两者的主要的区别表现在:
1.物流涉及原材料、零部件在企业之间的流动,而不涉及生产制造过程的活动;
2.供应链管理包括物流活动和制造活动;
3. 供应链管理涉及从原材料到产品交付给**终用户的整个物流增值过程,物流涉及企业之间的价值流过程,是企业之间的衔接管理活动。
物流管理在供应链管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可以通过价值分布来考查。物流价值(采购和分销之和)在各种类型的产品和行业中都占到了整个供应链价值的一半以上,制造价值不到一半。在易耗消费品和一般工业品中,物流价值的比例更大,达80%以上。说明供应链是一个价值增值链过程,应有效地管理好物流过程,提高供应链的价值增值水平。物流管理不再是传统的保证生产过程连续性的问题,而是要在供应链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创造用户价值,降低用户成本;协调制造活动,提高企业敏捷性;提供用户服务,塑造企业形象;提供信息反馈,协调供需矛盾。
要实现以上几个目标,物流系统应做到准时交货、提高交货可靠性、提高响应性、降低库存费用等。
六、结语
现代市场环境的变化,要求企业加速资金周转、快速传递与反馈市场信息、不断沟通生产与消费的联系、提供低成本的质量产品,生产出满足顾客需求的顾客化的产品,提高用户满意度。因此,只有建立敏捷而高效的供应链物流系统才能达到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要求。供应链管理将成为21世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物流管理又将成为供应链管理的**能力的主要构成部分。